Page 16 - 《郧西教研》电子版2201
P. 16

郧西教研








                                                     2022 年第 003 期

             主      编    蔡庆忠                                                      执行主编       刘邦学      刘先忠
             郧西县教学研究室                                                             2 0 2 2 年 1 月 1 9 日


                                  浅谈整本书阅读“读前引导课”的教学策略


                                                 郧西县教学研究室 李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此,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主持编写统编语文教材时,将整本书的阅读编入教科书,小学
            阶段设计了“和大人一起读”(一年级)、“我爱阅读”(二年级)、“快乐读书吧”(三至六年级)等栏目,有序安排整本书的
            阅读,充分贯彻落实了这一要求。这种按照“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编排,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整本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发展思维,开阔视野,汲取知识,获取情感体验。
            既然教科书有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就有上整本书的阅读这一课型,用以指导学生阅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中的书目。其
            目的是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使学生爱读、会读、深读整本书,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至少包括“读
            前引导”课、“读中推进”课和“读后分享”课三种课型。上好“读前引导”课,是读整本书的关键环节。怎样上好“读前
            引导”课,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与小学语文教师共同商榷。
                一、“读前引导课”的教学目标
                “读前引导课”的目标:一是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二是整体感受整本书的梗概和线索;三是规划整本书的阅
            读进度和要求;四是明确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二、“读前引导课”的教学内容
                整本书阅读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让学生怀着兴趣有目的主动去阅读,只有这样,教学目标才能达成。因此,教学中,
            可以从激发兴趣、把握整体、制定计划、明确方法这四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不管是否读懂,是否读深,是否读透,只要学生
            喜欢读、乐于读、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达到好读书的状态,就成功了一大半。著名儿童文学家伍美珍说:“孩子应当从自己
            喜欢读的书读起,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我们要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爱读书比读什么书更重要,要做到快乐阅读,就要读
            自己真正喜欢的书,进而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因此,“读前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最重要的内容。
                2.把握整体。整本书阅读要给学生明确的指向性,即“我要给学生指导什么?”一般来说,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主线,
            让学生始终怀着好奇心去期待,最终自觉地走进书里探究答案。在“读前引导课”中要从整体入手,可以从“这本书的作者
            是谁?这本书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其他人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来开启阅读旅行。还可以借助“慧读者”系列丛书的“慧
            读预备”这个栏目,“认识书中主要角色,收藏故事地图”来把握整本书的整体。
                3.制定计划。学生对整本书有了大致了解后,就会去读这本书,这时,科学制定阅读计划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注意引
            导学生制定计划进行整本书阅读。
                4.明确方法。学生阅读整本书,选择阅读方法尤为重要。一般来说,阅读过程中要坚持口手心并用,阅读与思考结合;
            不同文体的整本书可以采用默读、诵读、浏览、细读、跳读、品读、赏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结合。
                三、“读前引导课”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的策略
                1.取舍封面信息,猜想人物身份。整本书的封面蕴藏着许多信息,在导读课伊始,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封面,说说看到
            了什么。但是我们知道,单纯的提取信息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对封面信息进行适当地取舍,找到有价值的猜
            想点,让学生变“提取”为“推理”,就能在一开始紧紧地吸引学生的目光。《鲁滨逊漂流记》的封面可以只选取中间的那幅
            图,告诉学生这就是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他在第四次航海途中船遇到风暴触礁,他被滞留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让
            学生猜想人物身份来激起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