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郧西教研》电子版2017年6-8月刊
P. 71

(一)积累与运用
                    第一题字音题,四个选项共 16 个词语(12 个词语,4 个成语),均为常见的,没有生僻字。

               A 项考查声调和前后鼻音,“嘈杂”的“嘈”应为第二声,“嗔怒”的“嗔”应为前鼻音,B、D
               项考查易读错的字,“伫(zhù)立”易误读为“伫(chù)立”,“叱咤(zhà)”易误读为“叱

               咤(chà)”,“恪(kè)守”易误读为“恪(gè)守”,“摒弃”的“摒”应为第四声,由于
               在错误的选项中设置了两个错误的读音,降低了难度。

                    第二题字形题,四个选项 16 个词语(8 个词语,8 个成语),主要考查同音字和形似字,也
               没有出现生僻字。A 项的“销毁”写成“消毁”、“碌碌无为”写成“禄禄无为”,B 项的“枯燥”

               写成“枯躁”、“金榜题名”写成“金榜提名”,C 项的“炫耀”写成“眩耀”,“沤心沥血”写成
               “沤心历血”,本题也是在错误的选项中设置两个错误的字形,难度也降低了。

                    第三题选词填空(词语辨析)题,选文精美,富有文学色彩,在选项设置上注意引导学生
               辨析词语意思的细微区别,“生命”是“绽放”不能说“开放”,从文中的几个“不知”可以确

               定蝉是“寂寞”的,用“静静”不能表达这层意思,蝉的生命是“重生”而不是“死而复生”,
               运用排除法,确定正确的选项。

                    第四题成语运用题有一定难度,“卷帙浩繁”“焚膏继晷”相对生僻,学生对它们的意思和
               用法比较陌生,“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卷帙”与“藏书”重复,“灯火阑珊”指“灯火稀

               落”,这里用来形容五堰街头华灯初上不妥,用“络绎不绝”形容喜事接二连三属于使用对象有
               误。

                    第五题病句辨析题难度不大,A 项缺宾语,B 项“引起”和宾语“爱好”搭配不当,D 项“考
               证、梳理、挖掘”语序不当,考查的三种病句类型均为平时重点训练内容。

                    第六题排序题,选文内容为教育上学习兴趣的问题,属于说理性内容,这是训练的重点也
               是难点。对于说理性文段,首先要找准作者的观点(论点)或话题,这样的句子一般放在段落

               的开头。综合分析,作者先提出“学习兴趣”的问题,然后解释“兴趣”,指出做事出于“兴趣”
               还是“强制”的效果,最后予以总结,难度不算大。

                    第七题文学常识、文化品味和名著阅读题,A 项《故乡》《孔乙己》的体裁都属于小说,选
               自《呐喊》,B 项《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而不是茅盾,C 项《左传》是编年体史书而不是国

               别体。
                    第八题古诗词默写题,三句直接默写,二句间接默写,内容均在备考会上确定的范围之内。

               1、2 小题考查八年级《朝读经典》中的古诗词。
                    (二)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我的安好,妈的晴天》,充满人性美,人情美,表现了爱与成长的主题,题型
               较为常见,没有刻意要求学生联系实际,拓展延伸,六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解

               读能力。第九题考查标题的作用,学生可选择的角度比较多,从比喻和双关的修辞、主题、结
               构等方面都可以回答;第十题补充心理变化过程,是对小说情节梳理的另一种考查形式,试题

               给出了三个表现心理变化的词语,要求补充两个,也降低了难度;第十一题客观题,四个选项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