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郧西教研》电子版2017年6-8月刊
P. 35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后期复习又没到位。学生印象模糊。判断题第 30 题“只要有气体
               产生的变化,就都属于化学变化”。有气体产生是化学变化会伴随的现象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

               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是发生化学变化的最重要的特点。譬如:水加热后,会产
               生蒸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只是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由液体变成气体,是物理变化。因此,

               这句话是错误的。不少学生判断失误说明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认识不够清晰,理解不
               够透彻。

                    2.第八题填图题对物质进行分类。分值 15 分,据 100 份抽样,人均 8.69 分,得分率 62%。
               学生整体得分较低。此题看似简单,实则有一定难度。学生通常是对动植物进行分类,但此题

               将分类的概念扩展到一个空间---水族馆。学生一时有些懵,没有认真审题思考,就胡乱填写。
               还有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和灵活运用分类方法。反映出学生知识面较窄,思维不够开阔,没有良

               好的答题习惯,理解运用知识能力较差。
                    3.第九大题简答题。分值 7 分,据 100 份抽样,人均 4.89 分,得分率 69.8%。36 题大部分

               学生做的较好,知道工人叔叔的这种做法不对;建议工人叔叔将电线拉松一些;因为金属具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在夏天将电线拉直,说明电线拉的紧,到了冬天,电线遇冷会收缩,这样容

               易导致电线被拉断。学生失分较多的是第 37 题,让学生描述一幅图中的能量转换。(图是黑白
               的,右下角模糊不清,可能对学生的观察判断有所影响)。不少学生空白,没有作答。或者回答

               不完整,得满分者甚少。正确答案应是:光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热能→声能和动能。
               说明学生观察能力较差,六上知识没有认真复习,学生印象模糊,自然就不能运用知识对能量

               转换进行准确的描述。
                    4.第十大题实验探究题。分值 15 分,据 100 份抽样,人均 9.56 分,得分率 63.7%。第 38

               题源自六上教材第 54 页。要求学生仿照(1)——“磁性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的描述方法简
               述“磁性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的试验方法及结论。其实已经降低了此题的难度,答案也较开

               放。实验方法:先将①和③相连,实验它们吸起大头针的根数;再将②和③相连,同样实验它
               们吸起大头针的根数。(用①和④与②和④同样正确) 结论:由实验可知,吸起大头针较多的

               是②和③,说明磁性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从卷面来看,要么空白,要么对实验方法的简述错
               误较多。第 39 题源自六下教材第 38 页,考查的是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在原因分析和

               实验所运用的方法上失误较多。原因分析:从记录单可以看出,铁钉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
               是会生锈的,但生锈的速度很慢;铁钉在菜油盘中没有生锈;铁钉在水盘子中生锈的速度快,

               而且生锈的量也很多,现象非常明显。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中溶解有空气,因此放置在空气
               中的铁钉和放置在水中的铁钉,都在同时受到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因此铁生锈是水和空气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实验所运用的方法是:对比实验。学生在实验探究上失误较多,整体水平
               较差。由此说明:(1)平时教学没有认真开展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归

               纳得出新知。(2)后期复习不扎实,对教材中的实验没有复习到位。复习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教学建议

                    一要用心备课。备教材,要花时间和精力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既要了解整体教材体系,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