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郧西教研》电子版2023年5月刊
P. 54
导游”。(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打开思路。新课标提出在真实情境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所以上课伊始我设置“小导游”环节,
为本节课营造了愉快的学习氛围。从学生旅行的经历切入,调动他们的表达欲,也为下面的习作做好铺垫。
学习活动二 指导选材,明确要求
1. 指导选材。
(1 )画龙要点睛,作文的题目可是“龙”的眼睛,同学们看看,这个作文题目和我们之前写的几次习作题目有什么区
别?——半命题作文,因为它只给了一半的题目,另一半需要我们自己去补充完整。补充什么?——补充你游览过的地方。
(板书)
【设计意图】习作要求中提出把题目补充完整,学生之前只接触过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第一次接触半命题作文,所
以一定要单独提出来引导,游什么地方,同时为下面引导选材做铺垫。
(2 )师:那想一想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本中三位同学的对话泡泡说
一说,你认为这次习作应该怎样选择材料呢?(出示泡泡内容)
(3 )引导选材。
①从三位同学的对话中,我们发现——游览既可以写自然景观(如五龙河、樱花谷……),还可以写人文景观(比方说
郧西的七夕广场、咱们上津的古城墙……),更可以写身边的景物(哪怕是公园一角、乡间的小路……)。
②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都有了内容,你想把哪个地方介绍给大家呢?(指名说),那都会写了吗?能写好吗?(师举手
示意)
2. 明确要点。
(1 )没关系,要想写好有妙招,请同学们看课本习作要求,默读红框中的文字,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什么?是的,题目
已经补充完整了,那思考:本次习作的要点还有什么?——①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②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生
回答后师出示课件)
(2 )通过第五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请回顾游记的写作方法——移步换景、按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过渡句、
详略得当(抓住景物特点)……
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不过没关系,往下看,书中非常明确,已经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请你们看一看。(出
示书中方法)
3. 弄清写法。
(1 )师引导:怎样才能将游览的过程写清楚呢?请你来读读提示。
件出示:
①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②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③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写作提示,回顾之前游记的写作方法,明确习作要求,这样比教师的直接讲述更容易让学生
接受,更容易理解,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心中有要求,下笔有尺度。
(3 )第一部分:那同学们回想假期时你游览过的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请拿出学习任务单,完成第一
部分,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然后在找学生说一说,交流展示。(师板书:游览顺序)
【设计意图】在这一板块中,为降低学生习作难度,我设计了学习任务单的支架,并且模仿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用
(填空)箭头的方式把主要的游览路线按顺序写出来,既让他们把重点景物列出来又为学生理清了游览路线,给后面习作指
了一条明路,写什么心中有数。
(3 )第二部分:在你游览过程中一定有一两处让你印象深刻的景物,这一部分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
你瞧,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叶圣陶先生是这样重点来写双龙洞孔隙的“窄小”。(出示《记金华的双龙洞》第 5 自
然段)指名读红色字体部分,学习体会怎样突出特点。(板书:见、闻、感;详略得当)
师:从写法上看,将直观描写与真实感受相结合,突出了孔隙“窄小”的特点。所以同学们我们在写游记时也要将印象
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设计意图】在这一板块中,选取本单元经典课文典型片段进行指导,有例文,不但能使学生对行文构思有清晰的认识,
更能让学生对习作时要做到“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的要求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样写
作文才能真正做到详略得当。
(4 )第三部分:①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如习作例文《颐和园》这样的过渡句,清楚明
了地写出作者的游览顺序,让我们感觉和作者一起游玩一样。请你来读划线的句子吧。(师板书:过渡句)(一进入……映入
眼帘……;沿着……来到了……;绕过……再往( )走……;再往里走……)
②学以致用,请学生按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
【设计意图】整合习作例文,指导学生理清游览顺序,学习“按顺序写一处景物”的写法时要注意“过渡语的衔接可以
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这一习作方法,谋篇布局,指导示范。同时学习任务单难度升级,出示示例并且有任务支架做支撑,